大朋友、小朋友们:
度过了一个欢乐难忘的春节假期生活,
小宝贝们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学期,
亲爱的大朋友们该为孩子做好哪些准备呢?
一、和宝宝一起调整作息时间
假期里,孩子们在家比较自由、随意。这样一来,与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产生了差异,影响了孩子快速适应入园的生活。所以,在开学前得注意调整一下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了,尽量朝着上学期间的规律去逐步变化。
二、爸爸妈妈要和宝宝调整生活习惯哦
放假了,孩子回到家里,长辈呵护有佳,原本一些能够自己独立进行的自我服务能力又“退”去了。所以家长要本着一颗“大爱”之心,让孩子回归“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尽管与成人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但孩子总是在“实践”中长大的!
1. 坚持让孩子独立进餐:家长总是担心孩子吃不饱或吃的满桌都是或吃得时间太长,这些习惯产生的源头就在于咱们的“种种顾虑”。
2.坚持进餐有序:过于随意的用餐和点心的方式是造成孩子正餐时习惯不好的主要原因。
3.巩固正确穿脱衣服的方法:逐渐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多教几次、多鼓励几次就会了!关键是家长别“帮助”的太多!
三、 如何帮助幼儿适应新学期
1、开学之初几天,幼儿容易产生不适应的反应,请家长多以正面的方式介绍幼儿园的长处,别以威胁吓唬的方式劝说幼儿,以免对幼儿园产生不良印象。
2、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帮助孩子早睡早起,提醒孩子按时入园。
3、和孩子回忆寒假里的收获,鼓励孩子进行讲述,使孩子表述清楚、有条理。
4、欢迎家长朋友积极和老师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在家及在园的情况。
5、当您离开时务必和幼儿告别,并温柔坚定的告诉他,放学时一定准时在接送地点接他回家,让他有温暖、安全的感觉,要说到做到哦。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欢迎您的孩子来到我们西山幼儿园。从此,我们之间将架起一道重要的桥梁,我们深知任重而道远,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我们将付出所有的爱心、耐心和细心伴随孩子成长每一天。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这封信是向您介绍入园的一些注意事项,希望您能仔细阅读,并与我园亲密合作,共同培育出优秀的孩子。
一、入学前准备
中大班的孩子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但小班幼儿会因环境人员的变化,会产生惧怕心理或种种不适应等这是正常的,面对幼儿的哭闹您会担忧,这很正常,请家长不要慌张,以免影响幼儿情绪。入园之前,最重要的是做好入园的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
1、告诉孩子幼儿园有许多小朋友,有喜欢你的老师,幼儿园是和小朋友快乐游戏的地方。
2、由于初次过集体生活,孩子会感到紧张疲惫甚至不安,请家长准时接送孩子。
3、幼儿入园前,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特点帮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不要吓唬孩子,使孩子产生惧怕心理。
4、生活要开始有规律,早睡早起,保证孩子每天以饱满愉快的心情入园。
5、提前向老师如实介绍您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健康状况性格特点,需要帮助的可以与老师商量解决。
6、入园前请逐步帮助孩子养成独立做事的习惯,学习简单的生活技能。
7、入园时孩子会因为分离焦虑的不安心理而哭闹不止,希望家长信任老师,能够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
8、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一味迁就不让孩子入园。应尽量安抚孩子,不责怪孩子,离开时和孩子道别,并温柔而坚定地告诉他,您会准时接他回家,然后坚定地离开。只有恰当对待孩子入园后的不适应,信任老师能照顾好孩子,才能尽快解决分离焦虑的问题。
9、入园后,应经常利用接送孩子的机会和放学后电话、微信等各种方式了解孩子在园生活、游戏、交往等方面的进步和不足。及时表扬孩子的进步,配合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10、幼儿若将本园的教具、玩具等公物带回家,请引导他归还。请不要责备孩子,那只是表示孩子在物权观念上缺乏了解,千万不要过分责备孩子。
11、孩子入园应穿着简便、舒适、便于活动,便于穿脱,不穿带有危险隐患的衣物。孩子的用品交于班级教师处写上名字。
12、如果您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发生冲突,或者身体受到伤害,请理智对待。
13、为了给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请不要给孩子带零食来幼儿园,否则会影响孩子的正常饮食,对身体不利。
二、接送制度
1、为保证孩子安全,请家长准时在接送地点接送孩子,早晨上车时跟老师礼貌问好,晚上接孩子时跟老师说再见。
2、如委托别人接孩子,被委托人应年满十八岁以上,并提前打电话告之本班教师。
3、上课期间不要来看望幼儿,以免影响该幼儿与其他幼儿的情绪。
三、请假制度
1、一般情况,不要养成幼儿无故缺席、迟到的习惯。
2、幼儿如遇到生病或其它原因不能来园,应主动与教师联系告知具体情况,并积极与本班老师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幼儿园安排的活动.
3.带药入园,需把药物放进药品袋和填写喂药委托表并与班级老师沟通告知!
四、安全管理注意事项
1、幼儿不宜佩戴各种发夹,不带各种金银首饰。
2、幼儿入园前家长应注意查看幼儿口袋书包,如发现有危险物品(如小刀、药片、铁钉、小颗粒物等)应立即取出,并及时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
3、协助老师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养成良好习惯,不要将小颗粒等放入口中、鼻腔、耳朵内。
4、协助老师教育幼儿户外集体活动时不要单独活动或随意离开集体和老师。